今天是: 昆明 22℃~16℃
人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街道动态
吴国福:联农带农 在村庄“蔬”写致富好“钱”景
[发布方:安宁市人大]      [发布时间:2024-12-25 16:42:37]

冬意渐浓,尽管阵阵凉气袭来,但在鸣矣河村集体的蔬菜大棚里,一棵棵青翠欲滴的生菜宛如铺在地面上的绿色绸缎;一片绿油油的西红柿秧苗藤蔓垂吊,生机勃勃;一颗颗西红柿宛如祖母绿般,挂满枝头,等待成熟。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鸣矣河村民依靠一季又一季蔬菜种植,一步步走上致富道路。这条致富路上的带头人——安宁市第七届人大代表、鸣矣河村委会主任吴国福带领村民不断发展农业产业,联农带农,为村集体和百姓增收。

(鸣矣河蔬菜种植基地劳作现场)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擘画蔬菜新发展蓝图

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今年以来吴国福带领鸣矣河村委会立足地理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建立起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建立了蔬菜种植基地

“我们建立的蔬菜种植基地,除了能够发展村集体经济之外,还为当地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务工增收。”吴国福介绍道。

种植前期,鸣矣河村委会通过小面积种植,试点先行获取经验,从而规避风险,为下一步的全面种植提供经验和基础。4月中旬6个西红柿大棚,8个生菜大棚搭建完毕,灌溉设施安装完成3000棵西红柿苗、上万棵生菜苗顺利完成了移栽。

注重科技成果应用,扎实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的蔬菜长势特别好,产量高、品质优,这多亏了专业人才的技术指导”,在大棚里劳作的村民感慨地说。

为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蔬菜基地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拉枝、打杈、授粉、喷打药物……聘请辖区“土专家”点对点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四个月的用心管护,首茬西红柿、生菜迎来了收获,蔬菜试种成功打消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也为下一步的大面积种植积累经验。8月底,第二茬西红柿、生菜也顺利完成了移栽。

(鸣矣河种植基地内番茄长势情况)


“小菜园”到“大温棚”,一座座大棚是群众的“菜篮子”,更是增收致富的“钱袋子”。鸣矣河村不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扩大设施蔬菜产业规模,补齐温室大棚基础设施短板,更好保障群众“菜篮子”供应充足,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振兴。

“我作为人大代表、村干部,就是希望能够看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村民群众过得幸福、有盼头吴国福说道。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县街街道工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1006549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