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小的天地,能承载多少民生期待?能催生多少积极作为?在金方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和联络室给出了答案。这个看似不大的空间,已然成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大舞台”,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更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加速器”。如今,一场场充满活力与成效的活动在这里不断开展,让我们一同走进金方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和联络室现场,感受小阵地背后的大担当、大作为。
联络室为代表而“生”
建立健全基层代表联络室,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建立人大代表联络室是代表联系群众的载体平台和基础依托,是进一步支持和保证代表与群众密切联系、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的必然要求。自2019年以来,人大金方街道工委严格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统一牌匾、有工作制度、有办公设备、有工作台账、有代表信息公示栏、有活动成效“七个有”标准,在辖区17个村(社区)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室。
走进联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印有各级代表姓名、联系方式、接访时间、主要职责等信息的制度墙,文件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资料盒,里面分别收录着联络室的工作制度、计划、代表履职情况记录、收集的意见建议等工作资料,这不仅是联络室规范运行的真实写照,也是代表担当作为的生动侧记。
联络室自建立以来,积极落实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接待群众、走访群众等工作制度,明确接待内容、活动安排、意见处理、重要情况报告、代表履职登记等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有了固定的办公学习交流场所、完善的制度、明确的责任,代表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活动更加常态化、管理更加规范、作用更加凸显,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金方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情况)
代表为群众实事而“行”
“楼道灯终于亮了!”独居老人李奶奶激动地说。人大代表袁继芬在入户走访选民中,了解到辖区群众李奶奶家2楼的楼道灯不亮,袁继芬立刻与老旧小区施工方联系,最终让楼道灯亮了起来,让李奶奶安全回家了。人大代表、街道办事处主任杨燕妮在恒大代表联络室联系选民中得知恒大社区光明坝水库急弯路段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协调将该路段的防护栏更换为石墩子护栏,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些事例仅仅是联络室的人大代表积极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一个小小缩影,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今年7月起,联络室还轮流开展主题活动,收集和交流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和村社区发展瓶颈问题。在思邑村人大代表联络室,代表们就乡村振兴中政策的解读、方案的确定、合作社怎么管理、各部门间的配合、管理审批手续如何高效便捷等方面开展火热的讨论,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首要元素是产业振兴,不断探索加强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近年来,思邑村在人大代表、村书记、主任王龙的带领下先后引入甸苴村阳光菜园项目、草多多森林牧场、上海乐田蔬菜公园等项目,新建市场公园招商运营,实现村集体收入近300万元,带动村民300余人就业,身体力行践行着人大代表的使命与职责。
(金方街道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开展轮值活动)
“双联”画好履职同心圆
在发挥阵地作用的同时,金方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和联络室也成了代表履职尽责的“加油站”。2024年,组织代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146人次,参加各类活动168人次,集中接待选民近千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0余件。金方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利江说道:“代表们普遍反映,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和参加各类活动,对怎么当好人大代表、如何联系服务群众、反映民情民意的思路更清了。”
代表们更加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一大批接地气、促发展的高质量建议。今年3月,金方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辖区22名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代表们纷纷提出系列关切民意的意见建议。很快就传来好消息,辖区内旧改范围内的居民楼都穿上了新衣服,进小区的道路更宽广了,停车位更多了,绿化带的树木种类丰富了,休闲娱乐设施增加了,居民小区楼道灯都亮了,温暖的灯光如太阳照人心房!
(金方街道后山2幢小区道路改造前后对比)
2024年,金方街道各级活动阵地先后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6件,其中《关于进一步明确农村宅基地建房操作实施意见的建议》《关于支持安宁北港片区建设的建议》2件意见建议被纳入重点建议办理,一些群众急需急盼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社会救助、安全饮水、社区改造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助推安宁市高质量跨越发展进程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通过在群众身边建设高标准人大代表工作站和联络室,把民主的“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让人大代表活动阵地真正成为人大代表的学习之家、履职之所、活动之地、凝心之寓,谱写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篇章。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金方街道工委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