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厚的笑容,让村民对他充满信任;朴实的言语,让村民时刻感受他的真诚;无私的奉献,让乡村变得越来越好。安宁市金方街道思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龙,自1999年毕业就一直扎根思邑村,作为一名连续三届的安宁市人大代表,他不遗余力发展村级经济,全心全意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当好全村的“领路人”“带头人”,闯出了一条乡村谋发展、促振兴的新路子。
产业兴旺是关键,千方百计走出“致富路”
“群众怎么致富?乡村怎么振兴?”这是王龙作为人大代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王龙结合自己多年来植根乡村的工作经验,率先提出“农户+合作社+运营管理公司”的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打破发展瓶颈。对甸苴村进行建筑景观及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引入花山草海项目,通过村庄环境集中治理、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项目,打造“甸苴花山”综合示范项目,以景区拉动、大户带动、农民参与,以乡村旅游促乡村振兴,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奔小康。在乡村振兴项目中,他始终坚持不大拆大建,提倡用创意设计改变乡村,恢复村落原始肌理,保留原有景观和建筑,只对外观提升改造,建立统一的建设控规要求,材料标准,环保措施。把每一项建设任务都当做营销事件来做。提升乡村及产业知名度,整合高端资源进入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影响力。
近年来,王龙积极争取400余万元资金扶持,近1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先后引入甸苴村阳光菜园项目、草多多森林牧场,上海乐田蔬菜公园等项目,新建市场公园招商运营,走出了一条村集体主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生态宜居是重点,精心擘画乡村“高颜值”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在推进思邑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王龙始终牢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致力推动思邑村美丽乡村·最美庭院创建,主导形成思邑村“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良好氛围,积极配合建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程度上狠下功夫。
通过对村历史文化的整理挖掘,成功使思邑村创建成为安宁市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主持编撰思邑村民宿文创发展方案,打造云南省科普示范基地。有效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对农夫街子至甸苴村小组主干道景观进行了提升改造,鼓励村民开办民宿。在得知甸苴、沙木邑两个村小组饮水管网老破旧后,他及时与有关部门对接,对两个村小组饮水管网3000米进行了改造,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在安宁市“六美庭院”申报过程中,他以身作则,倡导农户提升庭院绿化美化环境,带领村民持续开展每月一次村间卫生大扫除,为乡村环境治理注入全村力量,实现了美好乡村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王龙的带领下,思邑村先后荣获云南省科普示范村、卫生村、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示范村、农村幸福院、昆明市美丽乡村、民主法治村、平安村、安宁市绿美乡村、乡村振兴先锋等荣誉。
生活富裕是落脚点,盘活资源增添“源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通过农民的腰包鼓不鼓、是否实现了生活富裕来进行检验。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领头羊的王龙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他沉着冷静组织村干部摸清家底,盘活辖区闲置资源,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村集体经济工作思路。他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群众,助力村经济发展作用,集散为整,促进闲置资源规模经营。他先行先试,大胆引入第三方负责项目开发运营,全方位打造体验式农村观光旅游、民宿民居休闲旅游。项目开发管理资金由合作社自主支配,监事人员负责监督。采用村集体资源入股、村民土地房屋入股、市场主导、租金保底、利润分成的模式,既有利于规模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又确保了农户的长远利益。近年来实现村集体收入近300万元,带动村民300余人就业,从根本上拓展了群众致富路径。
如今,思邑村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随着环境的改善、收入的增加、人心的凝聚而不断提升。王龙身体力行践行着人大代表的使命与职责,他表示:“我是村书记,更是人大代表,带领村民们把日子越过越好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要把身心都扑在村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发前行,让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金方街道工委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