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草铺街道邵九村大棚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在兴高采烈地采摘“小香菇”,房前屋后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整个村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气息。
邵九村属于纯农业村,土地面积25.65平方公里,下设4个村小组,总人口1742人,目前村民主要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农民生产经济收益薄弱,同时村集体经济也比较单一和有限。如何让集体经济有所提升,账户上的资金能保值增值,让村级经济收入从“输血”到“造血”,村民能增收致富,是困扰邵九村党总支书记、市人大代表张丽芳多年的难题。
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张丽芳不断探索和创新,先后两次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前往谷律社区和景东考察学习,并结合邵九村生态、气候、区位等优势认真研讨,最终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自筹资金38.5万元,申请中央扶持资金70万元,创建菌菇种植基地32.54亩。
说干就干,2023年4月开始平整土地,陆续完成供水电路配套工程、生产性用棚等基础性设施建设。基地先行引进“野生小香菇”菌种15000棒,该香菇品种耐寒、产量高,菇面光滑、香味浓郁、口感绵软,一棒可采收4—6个月,预计年采收香菇18000公斤左右,销售收入约4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人员工资、土地流转费用、村集体公积金、公益金后,预计村集体可增收5万—8万元。
一番付出最终见到了成效,在菌菇种植基地内,一排排菌棒整整齐齐地摆在菌架上,“小香菇”浓浓的菌香扑面而来,一朵朵小香菇探出“脑袋”、升柄展伞,个头饱满、长势喜人。人大代表张丽芳带领30余名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共青团员穿梭在大棚内采摘、分拣小香菇,大家脸上喜气洋洋,透露着收获的愉悦。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能保障基层组织的运转,增强党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还能调动村组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加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村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张丽芳代表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拓宽更多的增收渠道。她说,“为村民谋幸福,带领全村谋发展,是发挥代表职能应该做的事”,接下来张丽芳代表将继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带领邵九村通过总结菌菇项目实施第一年的经验,全面掌握核心种植技术,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全面的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