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云变幻,百年沧海桑田。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珍视文化遗产的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安宁温泉郁郁葱葱、文化厚重,除了全国仅有、可饮可浴的碳酸钙镁泉,还有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的曹溪寺、千年历史的摩崖石刻、世界唯一的集汉、藏、南传三大语系的云南佛学院……安宁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在安宁市人大常委会的带领下,安宁市人大温泉街道工作委员会和温泉代表小组坚守共同责任,守护好一方文化瑰宝。
思想引领,笃志前行。2022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梅带队调研温泉街道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时指出,一方面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温泉街道、市文物局和省干部疗养院要积极合作,加快文物活化利用工程进度;另一方面要做好整体规划,进行整体修缮提升,着力提升温泉特色小镇品质。
“做好温泉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当务之急是抓紧开展抢救性修缮。”“要全方位多渠道争取专项资金,做好维护管理。”“在保护的基础上,还要多举措做好活化利用。”“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温泉故事”。2022年6月,人大温泉街道工委及温泉代表小组视察了严燮成、孙永安、袁鸿逵三个公馆的修复进展情况,工委委员、人大代表们围绕视察情况和详细汇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文化铸魂,久久为功。2023年6月,人大温泉街道工委及温泉代表小组听取了袁氏别墅、严氏别墅及甸中大村民居修缮与活化利用情况报告,代表们提出,应尽快对袁氏别墅、严氏别墅进行权属定性;甸中大村民居修缮与活化利用的方案、资金使用要严格把关,要产生经济效益反哺村民。
人大持续发声,政府持续发力。目前,袁氏、严氏别墅已完成修缮,并广泛与社会资源对接开展活化利用;计划投入58.5万元完成甸中大村民居修缮,并活化利用为甸中文化展览馆;计划投入138.86万元完成牧羊村锁水阁及时抢救性修缮工作;温泉小村村史馆、甸中民俗纪念馆的活化利用方案正在推进中……上下同欲,风雨同舟,人大力量守护着一方文化瑰宝。
知来处、明去处,凝结智慧与艺术的文化遗产连接过去与未来。岁月之风注定带走所有事物,但一代代人的匠心坚守与保护传承,必将让文物生生不息。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温泉街道工委 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