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雾还未散去,石庄村的果农们骑着三轮车,早早前往地里采摘最新鲜的红梨。在红梨地里,成熟的红梨带着清晨的露珠,从绿叶中探出红色的小脑袋,期待着果农第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美丽容颜”。
“安宁红梨”是享誉云岭大地的优质水果,酸甜可口,汁多味浓、皮薄肉厚,县街街道石庄村就是这片土地上种植红梨的主阵地之一,石庄村自2002年开始种植红梨,种植历史达20多年,面积达1000多亩,安宁市也被誉为“中国红梨之乡”。然而县街红梨的种植过程并不一帆风顺,近几年来,多年形成的红梨品牌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近千亩的梨地遇到了发展瓶颈。
“我们一代的红梨树已经开始老化,果农的管护不到位,梨树易受虫害,现在结果率低不说,红梨的口感也不如从前了,导致市场的销售价格越来越低,大量的农户挣不到钱,有的村民甚至已经把梨树砍伐不再种植了。”面对石庄红梨种植现存问题,钱奕霖忧心忡忡。
钱奕霖是县街街道石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2022年当选为安宁市第七届人大代表。自从成为人大代表以来,面对发展较为落后的石庄村,如何才能利用好现有资源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成了钱奕霖代表最关心的问题。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正是和许多农户家庭收益紧密相关的红梨种植问题。为了能让这些果树提质增效,变低产为高产,低收变高收,继续擦亮“中国红梨之乡”金字招牌,钱奕霖决定“筑巢引凤”,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万人技术领军人才,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云南省八大产业水果专家组组长舒群请进村,成立舒群专家工作室,与云南省农科院结对帮扶,开始了二代红梨提质增效之路。
“相较于第一代红梨而言,改良过后的第二代红梨的色泽更加鲜艳,耐储性更强,口味也由酸甜调整为了更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纯甜”钱奕霖高兴地介绍到。
有了专业知识的赋能,还需要资金保障和村民的支持。为了实现二代红梨的更新换代,钱奕霖采取“以点破面”的方式,通过动员53户村民在老果树上嫁接二代红梨100亩,亩产值达到1.3万,相比一代红梨,二代红梨单价上浮72%,精品果率提高了40%,市场反响极好,产品远销浙江、北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客户资源,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在安宁市人大的支持下,安宁市级各部门分批给予了红梨发展专项资金支持160万元,石庄村现在已经建立起标准化二代产业示范园107亩。
通过再次擦亮“安宁红梨”的品牌,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村集体收入突破77.4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人大代表是什么?就是要为民发声、为民办事,你要确确实实拿得出真正的东西来帮助村民解决问题。”钱奕霖表示,作为人大代表,会倍加珍惜、倍加努力,担当起这个头衔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做足红梨文章,做好红梨经济,走好乡村振兴路。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县街街道工委 石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