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金方街道昆钢主城区的26个非物管老旧小区居民住宅始建于70年代,因建设年代较早,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停车难、杂物任意堆、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安宁市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改造贴合居民意愿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改造需求和利益诉求往往各不相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很难协调。如在停车位改造,雨落管修缮更新,窗户防盗笼设置等改造细节上常常相持不下。安宁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到社区去、到群众中去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居民的改造需求、改造建议,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重点难点准确地反映上来。
“老小区房屋因年代久远,漏雨严重,能不能先把漏雨问题解决了?”“雨落管也破损严重,上面楼层的水都能进到我家,可以一起修缮吗?”“老小区的各种线路凌乱,错综复杂,还有拉线充电的,有很多安全隐患,也影响美观。”“老旧小区建设早期没有规划车位,因停车泊位不足导致停车管理混乱、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小区里的路面、围墙、绿化都破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通过广泛的调研走访,杨燕妮、周芳等4位人大代表在安宁市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快金方街道片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迫在眉睫。
以督促办,提升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实效
用心、用力、用情,才能打造优质工程,让居民“有居”变“优居”。安宁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多次组织调研视察,并将代表提出的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建议列为重点意见进行现场督办。
近日,安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在条件较好的老旧小区先行试加装电梯的建议”这一代表意见进行现场督办,实地查看了金沙小区、兴屯二区等小区的改造提升情况及加装电梯的可行性。按照因地制宜、因“区”施策,严格落实“一小区一方案”,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同时,安宁市考虑群众改造意愿、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本着用好各级政策资金的原则,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今年计划完成昆钢主城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及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改造工程2.87亿元,目前已完成0.4亿元。获得2022年第三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9亿元,中央预算资金1447万元,着力将小区改造打造成民心项目、幸福工程。
民声变民生,小区旧颜换新颜
今年5月,安宁市正式启动金方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目前,朝阳后山第一居民小组、第二居民小组、罗白小区、怡兴小区等12个老旧小区正在改造中,已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投资入库1.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入库3800万元建设。完成近6000平米的配套建设,老旧小区墙体外立面、屋面防水、雨落管修缮和更换、空中“飞线”规整等20余万平米的工程建设。
“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小区大变样,环境改善了、品质提升了,住户心情舒畅了,日子越过越滋润。”说起老旧小区改造,罗白小区居民周阿姨说。
“我们将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剩余小区方案审查,同步启动多个小区改造,2023年12月之前完成16个小区30万平米的改造。”安宁市金方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燕妮表示。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的“缝缝补补”,而是全面升级换代。下一步,安宁市将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抓手和城市更新的拓展延伸。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改造过程中倾听群众呼声,提出合理建议,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做细做实,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杨琳 杨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