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昆明 22℃~16℃
人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监督工作
安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安宁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对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视察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方:安宁市人大]      [发布时间:2023-04-03 10:32:21]

安宁市人民政府:

2022330日,安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安宁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对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视察的报告》(以下简称视察报告)。

会议认为,视察报告总结了我市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常委会同意这个报告。对目前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找得准,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常委会同意这个报告。

会议对市人民政府及其各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在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工作推进中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为之付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针对存在的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理解不够深入,对民族团结政策、文件解读不到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握不准确,创建特色亮点不够凸显上热下冷问题突出,部分牵头部门和创建责任单位上思想上重视程序不够,牵头、创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十进创建活动和五个100创建工程推进不均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创建工作进度慢,进高校创建覆盖率低,五大创建联盟工作还处于表面化,在俯下身子抓落实上还有差距,督查频次不高,督导工作结合不够,创建宣传发动群众不够,群众参与面不大,群众知晓率、满意度还不高,常态常效创建工作机制没有形成;在创建促进各民族和谐共融、民生问题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有较大差距,未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速增效等问题,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两纳入一报告”,加强宣传教育教育工作

建议宣传部门督促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万名党员进党校等重要内容,纳入政治巡察、政治考察、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列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公约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列入各级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着力提高市、街道、村社区三级干部思想理论认知,行动自觉,掀起新一轮宣传学习教育的高潮,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域覆盖走深走实。

二、以十进创建活动和五个100创建工程为抓手,加强目标管理责任落实,确保年度创建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市创建指挥部和分指挥部要以《安宁市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提质扩面工作方案》《安宁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五个100创建工程行动方案》《安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五个创建联盟实施方案》等文件和政策保障体系等为统领,加强统筹指挥协调和督导工作,强化各牵头部门、责任单位任务目标落实,推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深度融合创建,坚持团结进步、协同推进、共同发展的创建宗旨,实施好十进创建活动和100个企业、100个机关单位、100个村(社区)、100个学校、100个社会组织五个100创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常态常效创建工作机制,树立安宁新标杆,争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典范。

三、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市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加快各项民生发展和建设项目落地见效

(一)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和有关重要会议精神,按照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社会和谐同创原则和要求,加强实施道路交通、供水安全保障、农田水利、环境卫生、数字乡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和补短板工程建设,加强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步伐,目前实施的老年人爱心小饭桌等公共服务要向边远村组群众延伸倾斜,积极践行共享共建共治理念。

(二)安宁市太平学校目前已创建为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但目前存在学校校舍严重不足,音体馆等现代教育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建议加快安宁市太平学校二期改扩建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征迁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对拟征用砍伐的9亩林地林木,建议调整项目规划,予以保留林地林木,划入校园规划范围,争取年内启动项目建设,较快解决太平学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四、要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安宁文化繁荣工作

(一)注重保护挖掘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对安宁文物古迹抢救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工作的投入;

(二)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原则,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宣传、教育、传承工作,同时在乡村振兴和城乡建设中,加强少数民族手工刺绣、服饰制作、歌舞、节庆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保护传承,并积极培育密马龙苗族合唱团、苗族芦笙舞、磨南德镰甲舞、太平白族霸王鞭、大石庄滇剧等优秀精品文化品牌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旅游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五、进一步丰富创建工作宣传载体和形式,营造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

(一)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宣传动员,扎实开展各项主题宣传活动,打造各行各业示范创建品牌,提升创建工作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二)注重宣传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提出的审议意见,市政府要认真研究,加以落实,并于20221230日前将审议意见、整改建议清单落实情况书面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将按照整改建议落实情况实行销号制度,未落实的整改建议予以通报并列入下一年的监督事项,跟踪督办。


Copyright © 2017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1006549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