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昆明 22℃~16℃
人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监督工作
安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安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对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家门口好学校”“特色学校”调研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方:安宁市人大]      [发布时间:2022-06-24 10:36:00]

安宁市人民政府:

2022531,安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对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家门口好学校”“特色学校调研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调研报告客观总结了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家门口好学校”“特色学校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常委会同意这个报告。

会议对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家门口好学校”“特色学校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紧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标准,破解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在制定招生政策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均衡资源配置。要对学校布点布局规划可行性进行论证,对不符合实际需求的布点布局及时进行修改、调规。要紧盯学校建设提速,具备条件的学校建设项目要尽快推动。新增学校建设要争取列入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抓紧实施。对农村学校闲置校舍进行局部改造,满足功能室需求。对存在的C级危房要及时进行加固改造,确保校园安全。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应急管理局、街道等部门应形成联动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及时消除影响学校安全的隐患,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

(二)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科学配置、盘活编内教师资源。建立编内编外相结合的教师配备新机制,促进城区学校优秀教师与农村学校教师有序流动;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和在职教师高标准培养培训力度。实施头雁引领行动计划;打造一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国际视野的学校管理团队,在校长队伍的培育和选调方面要加大力度,对不适应校长岗位的要及时调整;要畅通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体制外循环通道,让不适应教学的人员流转到其它事业单位,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通过职称评定、严格考核,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根据教师实际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采取高职低聘,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选调教师要给学校用人自主权,简化流程,优化程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解决学科结构性矛盾;自主招聘教师、合同制优秀教师要有一定入编名额,让编制外教师有奋进的方向;对患有重特大病等不能胜任教师工作岗位且在本单位无法安排其他岗位的教师及临近退休的教育教学质量低且职业懈怠的教师,探索实行退养政策,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腾出空间;重视解决好艺体教师配备问题,加大引进、培养力度;及时补充招聘人员满足教育教学需求,解决教师结构性的矛盾。人社部门要专题调研教育人事政策所面临的问题,把脉问诊,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着力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争取在人事政策上实现新突破,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要认真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实施意见》,设置学校事项清单准入机制,与学校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坚决取缔,让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有精力潜心研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管理和质量提升,着力提升农村学校软实力。通过激励、绩效考核等手段提升农村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解决好农村教师的培养问题。建议延长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时间3年,使城区教师有序向农村流动,通过传帮带、量化考核等措施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要建好、做实家门口好学校和特色学校。要不断完善学校教育设施配置,解决好教师周转房问题,改善乡村教师在校住宿条件,让教师能安心教育教学工作。各街道要进一步落实对教育的协管责任,主动关心属地教育发展问题,关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逐步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差距,避免街道教育边缘化。

(五)要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通过协议帮扶、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捆绑式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对集团化办学取得成效,有带动作用的应建立激励机制;教育集团专项经费要算清经济账和社会效益账,对安宁中学教育集团设置专项经费,支持其教育品质不断提升,品牌更具影响力,人民群众更受益。要针对新高考新要求,提前进行谋划、做好教师、教室等准备工作,满足选课走班的设置要求。要形成家校协同的育人机制,开设家长专题培训班,提高家长素质。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将思政课、家长培训等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内容,让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本次调研情况经常委会审议后,将附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清单交市人民政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将实行问题挂号销号制度,通过调研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确认整改成效并及时销号;对推进速度慢、整改不到位的,将加强工作对接和督促,压实整改责任,推动整改落实。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家门口好学校”“特色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市政府要认真研究,切实整改落实,并2022831日前将整改落实情况书面报市人大常委会。

安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624日           


Copyright © 2017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1006549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