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人民法院:
2019年3月28日,安宁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安宁市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情况报告》。
会议认为,安宁市人民法院在市委和上级法院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重大部署,围绕“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目标,贯彻落实《民事诉讼法》,在2016年以来的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坚持司法为民的思想,在民事案件逐年增加、执行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抓实工作举措,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积极履行了人民法院的职责、职能,执结率逐年上升;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力度前所未有,成效前所未有,实现了执行模式的重大变革,执行质效有了较大提升,执行外部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同时指出,人民法院在执行方面还存在实际执结率、实际标的到位率过低,民事审判、执行法官人员配备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与检察院的协调配合还须加强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多管齐下解决好民事审判案多人少的问题。一是提升简易程序适用比例。同时,在审判过程中加大速裁速决力度;二是加大对人民陪审员的专业培训,充分发挥其陪审、调解作用;三是加大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基层调解人员培训力度,指导疑难案件调解,有效降低案件提起诉讼的比例。
二、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助力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尝试建设民事审判大数据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来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民事案件,为审判工作提供智能化的审判标准,既可以让法官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案件审结率,又可提供基本统一的判决标准,减少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有效预防司法腐败,增加案件双方的认可度,有利于判决的执行。同时,与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实现平台信息共享,为检察机关依法监督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按市委《关于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安宁市执行指挥中心的牵头作用,进一步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加强协调沟通,主动争取相关单位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形成由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法院主导,各部门协作配合、共同联动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
四、坚持攻坚之后不放松,不懈怠。要如期实现“基本解决
执行难”目标,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认真把近三年在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的成果常态化、制度化,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及时固定下来,立足长远,统筹兼顾,为建立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