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昆明 22℃~16℃
人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监督工作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安宁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域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的 审议意见
[发布方:安宁市人大]      [发布时间:2018-04-10 16:10:34]

安宁市人民政府:

2018年3月29日,安宁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安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域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发展全域旅游业中,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旅游项目,不断开发乡村旅游,举办各项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逐步提高,为全域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指出,市人民政府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旅游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对核心景区的建设提升不够重视、宣传营销滞后、品牌影响力逐步淡化等问题。

为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业发展,会议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 高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全域旅游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工作推进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旅游规划统筹协调,制定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并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以规划引领旅游全域发展和持续发展。

二、 明确目标任务,找准工作切入。着眼于全域旅游发展的市场要素配置,明确全域旅游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抓住工作重心,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确保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落地、落实、落细、落好。

三、 提升品牌质量,建设精品景区。充分利用“天下第一汤”、金色螳川等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加强基础建设和服务管理,努力在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质量上有所突破。进一步拓展空间,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引领、辐射、带动全域旅游业发展。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品牌和旅游节庆活动进行认真评估,综合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包装、策划、组织,提升旅游项目和节庆活动的质量,让每个季节都有旅游活动,不同地点都有旅游体验。

四、 融入文化元素,突出特色差异。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和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新思路,把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以文化引领旅游。借助我市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这张名片,进一步提升内涵,在城市规划、项目建设、景区景点打造等方面融入安宁历史人文元素,突出特色,体现差异,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把安宁打造成极具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体验目的地。

五、 推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充分挖掘农业、工业、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形成集景区、综合体、城市、小镇、乡村为一体,旅游、休闲交互体验的全域旅游发展构架。把乡村旅游上升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新产业层面,依托玫瑰花、葡萄、红梨等农业产业,加强创意设计,延伸产业链,推进农业园区景区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和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促进农业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六、 统筹宣传营销,塑造品牌形象。集合安宁特色产业、特色小吃、特色风土人情、特色活动,统一口径,统筹宣传、营销,打造一张“安宁天天有玩场”的名片。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举办文化交流、学术交流,提升城乡美誉度与旅游产品知名度,加强与知名旅行社合作,联合开发旅游线路,实现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有机衔接。

以上意见,请市人民政府认真研究办理,并于9月29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办理情况。


安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4月8日


Copyright © 2017 安宁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1006549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